防造反太狠:钱砸 兵压 文官盯,434次起义全送人头,反了就是亏本
公元 960 年,陈桥驿的晨雾还没散,赵匡胤身上就被手下裹上了黄袍。后来他坐在汴梁紫宸殿的龙椅上,夜里总睡不着 —— 自己能从后周孤儿寡母手里夺天下,保不齐哪天手下的武将、地方的官,也会照着葫芦画瓢。
公元 960 年,陈桥驿的晨雾还没散,赵匡胤身上就被手下裹上了黄袍。后来他坐在汴梁紫宸殿的龙椅上,夜里总睡不着 —— 自己能从后周孤儿寡母手里夺天下,保不齐哪天手下的武将、地方的官,也会照着葫芦画瓢。
"您说这唐朝的均田令和宋朝的转运使,哪个更得民心?"前日在茶楼听两位老先生争论得面红耳赤。这问题倒勾起了我的兴致——千年之前,唐太宗在长安太极殿挥毫颁布均田诏时,可曾想到三百年后赵匡胤会在汴梁皇城玩转"杯酒释兵权"的戏码?今天咱们就摆开这历史的棋局,看看两大王